智利概况

(最近更新时间:2019年5月)

【国 名】 智利共和国(Republic of Chile, República de Chile)。

【面 积】 756715平方公里。

【人 口】 1805万,其中城市人口占86.9%。白人和印欧混血种人约占89%,印第安人约占11%。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。在印第安人聚居区使用马普切语。15岁以上人口中信仰天主教的占67%,信仰福音教的占15%。

【首 都】 圣地亚哥(Santiago),人口612万。1月最热,平均气温为12-19℃。6月最冷,平均气温为3-14℃。年均最高气温22.6℃,最低气温9.3℃。

【国家元首】 塞瓦斯蒂安·皮涅拉·埃切尼克(Sebastián Piñera Echenique),2018年3月11日就职,任期4年。

【重要节日】国庆日:9月18日。

【简 况】 位于南美洲西南部,安第斯山脉西麓。东邻玻利维亚和阿根廷,北界秘鲁,西濒太平洋,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。海岸线总长约1万公里。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,南北长4352公里,东西宽96.8-362.3公里。境内多火山,地震频繁。气候地区差异大:北部是常年无雨的热带沙漠气候;中部是冬季多雨、夏季干燥的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;南部为多雨的温带阔叶林和寒带草原气候。年均最低和最高气温分别为8.6℃和21.8℃。原为阿劳干人、马普切人、火地人等印第安人居住地,16世纪初以前属于印加帝国。1535年,西班牙殖民者从秘鲁侵入智利北部。1541年建立圣地亚哥城,智利沦为西班牙殖民地。1810年9月18日成立执政委员会,实行自治。此后,智利人民在民族英雄贝尔纳多·奥希金斯率领下开展反殖民统治斗争。1817年2月同阿根廷联军击败西班牙殖民军。1818年宣告独立。1970年社会党人阿连德当选总统,组成“人民团结”政府。1973年以皮诺切特为首的军人推翻阿连德政府上台,开始了长达17年的军政府统治。1989年,社会党、基督教民主党等组成“争取民主联盟”参加议会选举和总统大选,基民党人艾尔文当选总统,于次年3月11日开始执政,从而恢复了代议制民主。1994年3月基民党人弗雷继任。1998年皮诺切特交出军权,智“民主过渡”进程基本完成。在此后的20年里,由中左政党组成的执政联盟历经4届政府,政局长期保持稳定。2010年1月,中右翼联盟总统候选人皮涅拉赢得大选,于2010年3月就职。2013年12月,中左翼“新多数派联盟”候选人、巴切莱特赢得大选,于2014年3月就职。2017年11月,中右翼联盟“智利前进”候选人皮涅拉再次当选总统,于2018年3月就职。

【政 治】 2017年12月,中右翼联盟“智利前进”候选人、前总统皮涅拉赢得大选,于2018年3月就职。皮上任后,积极推进政治民主改革,出台提振经济举措,实行多元、务实的对外政策。目前,智经济社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。

【宪 法】 现行宪法于1981年3月11日生效,后经过1989年、1991年、1993年、2005年四次修改。宪法规定,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。2005年修宪将总统任期改为4年,并取消了终身参议员和指定参议员。

【议 会】 国民议会(Congreso Nacional)实行参、众两院制。议会由直接选举的43名参议员、155名众议员组成。参议员任期8年,每四年改选其中1/2;众议员任期4年。1973年军事政变后议会被解散,1990年3月11日恢复。本届议会成立于2019年3月。现任参议长为海梅·金塔纳(Jaime Quintana),众议长为伊万·弗洛雷斯(Iván Flores García),均于2019年3月当选,任期1年。主要党派在议会中所占席位如下:

【政 府】 本届政府于2018年3月11日组成,共设24个部委。主要成员有:内政部长安德烈斯·查得维克(Andres Chadwick),外交部长罗伯托·安普埃罗(Roberto Ampuero),国防部长阿尔韦托·埃斯皮纳(Alberto Espina),财政部长费利佩·拉腊因(Felipe Larrain),总统府秘书部部长冈萨罗·布卢梅尔(Gonzalo Blumel),政府秘书部部长塞西莉亚·佩雷斯(Cecilia Perez),经济部长何塞·拉蒙·巴伦特(Jose Ramon Valente)。

【行政区划】 全国共分为16个大区(Región),下设56个省(Provincia)和346个市(Comuna)。大区主席和省长由总统任命,市长由直接选举产生,任期4年,可连任。

【司法机构】 司法独立。全国设最高法院、17个上诉法院和1个军事法庭。最高法院院长乌戈·多尔梅奇(Hugo Dolmestch),于2016年1月就任。1999年成立检察院,国家检察长为豪尔赫·阿博特·恰尔梅(Jorge Abbott Charme),2015年12月就任。

【经 济】 拉美经济较发达的国家之一。矿业、林业、渔业和农业是国民经济四大支柱。1974年皮诺切特军政府执政后实行经济改革,调整产业结构,全面开放市场,拓展全方位自由贸易。此后,文人政府基本延续这一政策。智利经济多年保持较快增长,其综合竞争力、经济自由化程度、市场开放度、国际信用等级均为拉美之首,被视为拉美经济发展样板。但智经济结构单一、对外依存度高、能源短缺等问题较突出。

2018年主要经济数据如下:

国内生产总值:2987.9亿美元

人均国内生产总值:16280美元

外贸总额:1496亿美元

通货膨胀率:2.6%

失业率:6.8%

外汇储备:398.5亿美元

外债余额:1844.4亿美元

货币名称:比索(peso)

汇率:1美元=680比索(2019年5月)

【资 源】 矿藏、森林和水产资源丰富。以盛产铜闻名于世,素称“铜之王国”。铜储量、产量和出口量均为世界第一,已探明蕴藏量达2亿吨以上,约占世界储藏量的1/3。铁蕴藏量约12亿吨,煤约50亿吨。此外,还有锂、硝石、钼、金、银、铝、锌、碘、石油、天然气等。盛产温带林木,木质优良,是拉美第一大林产品出口国。渔业资源丰富,是世界上人工养殖三文鱼和鳟鱼的主要生产国。

【旅游业】2010年全国有旅行社1246家,其中33.3%在首都大区,19.3%在瓦尔帕莱索,星级酒店、宾馆、别墅等住宿设施4126家。2017年共接待外国游客644.99万人次,主要来自巴西、阿根廷等周边国家,北美和欧洲。

【交通运输】 铁路:总长6000公里。2013年客运量为2862万人次,货运量26.4万吨。首都圣地亚哥地铁全长103公里,2013年客运量为4.66亿人次。

公路:总长7.78万公里。其中泛美公路长达3363公里。2013年全国有各种机动车417万辆。

海运:95%的对外贸易依靠海运。全国共有39个沿海港口,主要港口有:瓦尔帕莱索港,塔尔卡瓦诺港,安托法加斯塔港,圣安东尼奥港和蓬塔阿雷纳斯港等。2012年国内外船只货物总吞吐量达1.02亿吨。

空运:全国共有5家航空公司,各类航空站474个,其中包括民用机场31个,军用机场4个,小型飞机起降站312个,直升机坪127个。主要国际机场有首都阿图罗·梅里诺·贝尼特斯机场、北部阿里卡市的查卡柳塔机场等6个。2013年国内航线年客运量947万人次,货运量2.85万吨。国际航线客运量700万人次,货运量27.08万吨。

【对外投资】 对外投资活动始于20世纪70年代。90年代以来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。由于国内市场狭小,一批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为开拓国外市场和争取有利发展环境,开始在厄瓜多尔、阿根廷、墨西哥、秘鲁和巴西等周边国家投资。截至2015年底,智累计海外直接投资额1066.04亿美元。投资对象主要集中在拉美国家,投资领域包括零售业、航空运输等。

【对外援助】据智利外交部国际合作署统计,2012年智通过“发展中国家技术合作项目(CTPD)”对外提供援助金额共计29.14亿比索,其中14.18亿比索用于智利政府奖学金项目,14.96亿比索用于开展双边、三边和区域合作项目。主要受援对象为拉美和加勒比国家。

【外国资本】 2000年拉戈斯政府宣布取消外资保证金制度和外资审批制度。2016年智利共吸引直接外资116.49亿美元,外资主要来源地为美国、加拿大、英国和日本,外资投资主要领域包括服务业、矿业、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。

【外国援助】 据智利外交部国际合作署统计,2006至2009年智接受国外合作项目援助4259万美元和9104万欧元。

对智提供合作项目援助的主要国家有德国、日本、西班牙等。国际组织主要包括欧盟、联合国和美洲国家组织等。

【科 研】 主要科研机构有科学院、全国科学技术研究委员会和核能委员会。科学工作者人数占全国总人数的3.68%,居拉美第四位。


【文化艺术】 拉美文化艺术水平较高的国家之一。2012年全国共有公立图书馆448家,图书借阅量91.37万册;电影院305家,观影人次2012.26万。全年共举行文化演出1.94万场。首都圣地亚哥是全国文化活动中心,有25个美术馆。1945年,诗人加夫列拉·米斯特拉尔获诺贝尔文学奖,成为第一个获此奖的南美作家。1971年,诗人巴勃罗·聂鲁达获诺贝尔文学奖。

【对外关系】 奉行独立自主的多元化务实外交政策。主张尊重国际法,和平解决争端,捍卫民主和人权。大力推行全方位的外交战略,经济外交色彩浓厚。优先巩固和发展同拉美邻国和南共市国家的关系,积极推动拉美一体化,重视与美、欧的传统关系,积极拓展同亚太国家的关系。同世界上172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。重视双边自由贸易谈判,目前智已同绝大多数拉美国家及美国、加拿大、欧盟、中国、日本、韩国等65个国家签署了27个自由贸易协定。


(根据外交部网站资料整理)